关于《中共巴中市委关于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定》的说明

(2020年7月29日)
罗增斌

2020-08-07 09:32 来源:巴中日报 作者:  浏览量:

受市委常委会委托,我就《中共巴中市委关于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定》的起草情况,向全会作说明。

一、全会主题及主要考虑

市委常委会决定,这次全会的主题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部署,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准确把握这一主题,必须提高政治站位,站在全局高度深入理解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意义,切实深化思想认识、增强战略认同。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这一战略是党中央着眼“两个大局”,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空间结构变化大势、把握高质量发展客观趋势要求、促进国家区域协调发展作出的重大部署。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是党中央赋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目标定位。落实这一战略,有利于在西部形成支撑和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有利于拓展对外开放空间,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有利于在新形势下经略西部广袤腹地、拓展战略回旋空间,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利于促进优势区域重点发展、生态功能区重点保护,进一步筑牢长江和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保护西部生态环境,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有利于强化重庆和成都两大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推动空间布局整体优化、功能体系整体完善、发展能级整体提升,形成双核驱动、全域共兴的协同发展新局面;有利于推动四川加快完善基础设施新布局、塑造区域协同新格局、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培育创新驱动新优势、形成全面开放新态势、迈入绿色发展新阶段,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提供战略引领。

巴中作为省委《决定》明确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要节点城市,加快融入这一战略,既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的政治担当和发展使命,也是集聚发展势能、增强发展动能的有效路径和具体实践,更是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小康、加快建成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的现实需要和必然选择。从战略支撑层面看,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推动川东北和渝东北一体化发展,省委《决定》把川东北经济区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北翼,明确提出“支持巴中建设成渝地区北向重要门户枢纽、成渝地区绿色产品供给地和产业协作配套基地”。特别是国家发改委把编制“十四五”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为我们加快融入这一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提供了顶层战略支撑和重要方向指引。从内在发展要求看,建地设市以来,在历届党委政府的带领下,老区人民苦干实干、艰苦奋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特别是市委四届五次全会以来,全市上下大力实施“六大突破”、持续强化“六个推进”,推动巴中基础条件显著改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动能明显增强。但客观审视,巴中发展滞后、发展不足的基本市情没有改变,仍然是全省发展最不平衡最不充分的区域之一,迫切需要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带动支撑。从自身基础条件看,巴中作为川东北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成都、重庆具有天然的区位关联、生态关联、经济关联、人文关联,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具有独特优势条件。

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巴中建地设市以来,面临的关联最紧密、带动最直接、影响最深远的重大战略。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革命老区广大干部群众的热切期望,是巴中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迎来的重大机遇,其战略牵引力、政策推动力和发展支撑力前所未有。融入这一国家战略,必将推动巴中加快融入区域经济大循环、主动脉,推动老区与成渝地区协同发展,加快建成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全面开启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必将推动巴中更好承接国家战略辐射带动,推进一批事关长远发展、事关民生福祉的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改革、重大平台落地,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夯实振兴发展基础支撑;必将推动巴中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促进产业协作配套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构建具有巴中特色、巴中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整体提升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水平;必将推动巴中显著提升改革创新和开放合作水平,在更深层次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在更多领域集聚创新资源,在更大范围参与区域合作,增强发展动力活力;必将推动巴中全面彰显绿色生态资源优势,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上的重要节点,打响“山水画廊·秀美巴中”品牌,走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今年以来,市委先后召开一系列会议、开展一系列活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决策部署,不等不靠、积极作为,努力把能做的事先做起来。我们组建工作专班,认真调研分析巴中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优势条件、目标定位、着力路径。我们主动与国省有关部门对接争取,编制“四重清单”,谋划争取一批重大项目纳入国省规划范围;我们组织党政代表团赴重庆市政府对接交流,与重庆市发改委、江北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协同建设川渝非毗邻地区合作示范区;我们通过国省“两会”提案议案、九三学社中央民主党派“直通车”等方式,加强向上的汇报对接,全力争取将巴中纳入规划范围。前段时间,市委举办了市级领导干部和县处级主要负责同志读书班,就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几个重大问题进行研讨,为这次全会作了思想动员和理论准备。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正处于开局起步、加快成势的关键时期,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对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出一系列重大思路、重大部署、重大举措,必须深入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市委认为,有必要召开一次全会进行集中学习、集中动员、集中部署,为巴中更好融入这一国家战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全力推动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在巴中落地落实。

二、《决定》主线和基本框架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意义、总体思路、基本要求和重点任务,充分体现了把握大势、统揽全局的深谋远虑和战略决断。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科学回答了四川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怎么看”“怎么干”等重大问题,为我们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方向指引。

这次提交市委全会审议的《决定》,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作为主线贯穿全篇,着力把握政治方向、明确实践指向。一是深入领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意义。《决定》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意义的重要论述,充分阐释中央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考量和对巴中振兴发展的深远意义,强调全面贯彻中央、省委部署要求,抢抓机遇、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加快发展,把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进一步增强贯彻国家重大战略和省委决策部署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二是深入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目标定位。《决定》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极两中心两地”目标定位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省委《决定》部署安排,结合巴中实际,围绕加快建成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强调加强功能支撑和服务配套,科学确定了建设“成渝地区北向重要门户枢纽、绿色产品供给地、产业协作配套基地和休闲度假后花园”的目标定位,指明了巴中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主攻方向。三是深入把握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空间布局。《决定》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基本要求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省委“强化重要节点城市功能协作”部署要求,深刻阐述巴中与成渝地区具有的紧密关联性,强调以省委“一干多支”发展战略为重要支撑,深入落实“川渝互动、极核带动、干支联动”部署,进一步优化市域空间布局和区(县)特色定位,强化互动协作、联动发展,加快推动巴中成为区域功能体系的重要板块,着力为成渝地区北翼振兴贡献巴中力量。四是深入聚焦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点任务。《决定》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点任务的重要论述,对照省委《决定》部署,形成了我市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点任务,强调把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落脚到加快建成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上,切实把国家战略势能转化为发展实效。全市上下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坚定用以指导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的实践。

在重要工作部署上,《决定》重点突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注重对标中央和省委部署。与国家规划纲要、《川渝合作工作方案》、省委全会《决定》衔接,对国省有明确部署要求、目前拿得准的事项进行安排落实,对国省有关方面正在研究、尚无定论的事项暂不涉及。二是注重细化实化重点任务。《决定》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7个方面重点任务和省委《决定》重点工作安排,结合巴中“十四五”规划编制和“六大突破”战略重点任务,坚持继承与创新,在中观层面谋划了一批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改革、重大平台,确保工作部署既有前瞻性、指导性,也有操作性、实践性。三是注重发挥巴中优势条件。《决定》立足巴中区位条件、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在交通基础设施、现代产业体系、渠江生态廊道、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等方面谋划部署了一批具有巴中特色、巴中优势的重点工作,着力彰显巴中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独特价值。四是注重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建立健全高效的组织体系和对接协调工作机制,引导和支持各类市场主体、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和服务国家战略,为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汇聚强大合力。

《决定》共10个部分、31条,包括三大板块。第一板块,由第一和第二部分组成,在全文中管总,主要明确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总体要求和目标定位,包括充分认识重大意义、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切实把握加快融入的基本思路,建设成渝地区北向重要门户枢纽、绿色产品供给地、产业协作配套基地、休闲度假后花园,重点解决战略实施的思想认识问题和着力方向问题。第二板块,由第三到第九部分构成,聚焦着力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大力推动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联动建设渠江生态廊道、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动力,主要解决战略实施的着力重点问题。第三板块,由第十部分构成,着眼汇聚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强大合力,主要包括加强组织领导、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广泛凝聚各方力量,重点解决战略实施的推进力量问题。

为起草好全会《决定》,市委成立起草组,在市委常委会领导下开展工作。起草组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认真研读省委《决定》以及相关重要文件,综合运用市委专题调研组调研成果,形成了《决定》初稿。79日,市委组织相关部门专题讨论,修改之后按规定范围征求有关方面意见。727日上午,市委专门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建议。经梳理分析,各方面意见建议主要集中在强化区(县)功能定位、增加项目建设内容、深化区域合作、加强政策支持及规范文字表述等方面。起草组作了认真研究,有的直接吸收,有的综合采纳,一些工作层面的具体意见建议转交相关部门研究办理,有的具体事项留待国家规划纲要和全省实施意见出台后,在制定全市实施意见时统筹研究处理。727日下午,四届市委第141次常委会会议对《决定》再次进行研究讨论,同意提交本次全会审议。

三、需要重点把握的几个问题

《决定》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就巴中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出系统谋划部署。这里,就几个重点问题作简要说明。

第一,关于把握巴中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目标定位。支持巴中建设成渝地区北向重要门户枢纽、绿色产品供给地和产业协作配套基地,是省委将巴中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要节点城市作出的部署安排。同时,我们立足成渝地区“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定位和巴中比较优势,研究提出建设成渝地区休闲度假后花园的目标定位。这四个目标定位,相互衔接、互为支撑,必须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落实。

建设成渝地区“北向重要门户枢纽”,重点是依托巴中位于成渝地区北上黄金中轴线的地理优势,聚焦外畅内联,推进以航空、高铁、高速为主的跨区域、城际间战略性大通道建设,加快成为成渝地区北向出川出渝、通达中原、畅抵京津冀、连接“一带一路”的交通和人流、物流等要素流通的重要门户枢纽。建设成渝地区“绿色产品供给地”,重点是推进特色农业规模化、市场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产销无缝衔接营销体系、现代冷链物流服务体系,提高巴中绿色产品供给量、品牌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建设成渝地区“产业协作配套基地”,重点是建好产业配套基础,强化与成渝地区产业互补、协同发展,深度融入成渝地区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构建紧密协作、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成渝地区“休闲度假后花园”,重点是深入实施文旅融合发展战略,构建功能完备的现代旅游服务体系,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加快成为成渝地区闻者向往、游者留恋、居者愉悦的休闲度假后花园。

第二,关于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布局。省委以“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全省各地区更好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加快协同发展指明了方向路径。《决定》强调内外协同发展,对市域外部,注重功能互补、联动发展;对市域内部,注重统筹规划、优化布局。

巴中是全省发展最不平衡最不充分的地区之一,是“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亟待强化的区域,要实现同步全面小康、加快振兴发展,必须在区域发展大局中强化互动协作、联动发展。《决定》提出,聚焦重点区域强化协同发展,主动融入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深度参与川东北和渝东北一体化发展,深入推进川东北协同发展,加强与成渝双核战略合作,着力在区域经济大循环中加快振兴发展。

巴中位于成渝西三大城市几何中心,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联结“一带一路”、关天经济区的重要通道和经济走廊。《决定》提出,要有效发挥联结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空间重要节点作用,着力发挥巴中交通通道、物流集散、开放平台和文化交流桥梁功能,进一步拓展成渝地区与其他区域之间的交流合作,在促进区域多向协调发展中提升巴中战略位势、增强发展能力。

优化空间布局,增强市域内部协同发展能力,能更好促进与市域外部区域协调发展。《决定》提出,要高质量编制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进一步优化县域发展定位,重塑县域经济地理版图,推动特色发展、差异发展,做强县域经济;聚焦强化辐射带动功能优化城镇体系,加快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一体化发展格局。

第三,关于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着力重点与主要任务。《决定》提出的重点工作,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7个方面重点任务和省委《决定》重点工作安排的细化落实,必须盯住抓、抓到底,推动各项工作部署终端见效。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是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关键领域。建地设市以来,巴中交通骨架网络不断完善,对外通达能力不断增强。但对比先发地区,立足北向重要门户枢纽定位,我们外畅内联水平还有一定差距。要积极拓展外向战略性大通道,推动汉巴南高铁建设、广巴达铁路扩能改造、巴万高速、苍巴高速、镇广高速等交通项目建设,谋划争取成都至巴中铁路、兰州至广元至巴中至达州高铁等项目纳入国家规划,推动通江经宣汉至开州高速公路等项目建设,构建纵向横向大通道。要加快建成米仓大道、诺水大道、巴城过境环线三条一级公路,完善城市快速通道,畅通市域内循环。要加快建设川陕渝结合部物流枢纽,着眼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物流体系,优化现代物流综合运输体系和现代商贸流通网络体系。

产业协作配套是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题中之义,也是重中之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和巨大市场空间。近年来,我们大力发展“三个四”特色产业,初步构建了具有巴中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但仍面临优势不突出、产业链不健全、市场份额占比较小等问题。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助于与成渝地区产业体系协作配套、融合互动,着力形成特色突出、链条完整的现代产业体系。要坚定不移做优做强四大特色农业,坚持做实做大基地规模,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深入实施品牌战略,构建现代山地高效特色农业集群;要久久为功培育壮大四大新型工业,加快发展石墨、天然气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园区提档升级行动,补齐建强工业产业链;要持续用力发展四大现代服务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高端化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精细化品质化发展,深入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融合发展、数字化转型发展。

巴中作为渠江发源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构筑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是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使命担当。要加强环境共治,强化与渠江流域地区合作,协同打好污染防治“三大保卫战”,推进重点区域污染源协同治理、生态环境数据共享和联合监测,完善环境共治体系。要推动生态共建,协同实施渠江流域“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工程和生态廊道建设,共同抓好秦巴山片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严格落实生态空间保护修复制度,加快建设重大水利工程,协同争取更多生态保护政策支持。要推进绿色发展,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准入制度,推进绿色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发展,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重要节点,是巴中建设成渝地区休闲度假后花园的重要抓手。要协同打造“巴文化”品牌,构建以巴文化、蜀道文化为主要特征的川东北文化旅游经济带;深入实施“四大文化工程”,持续办好巴人文化艺术节,打造具有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的地域文化品牌。要协力打响红色文化名片,加大革命遗址保护和修缮力度,高质量完成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及周边环境整体提升,加快推进市委党校(大巴山干部学院)迁建,建成“长征丰碑、川陕苏区、将帅故里”四川红色基因教育三大支撑的重要一极。要共建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深度融入川渝红色旅游、生态康养、民俗旅游、人文旅游等发展布局,着力打造一批精品文化旅游线路,全力创建光雾山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和天府旅游名县,不断扩大“山水画廊·秀美巴中”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

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归根到底是让人民群众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互惠互利,借助成渝地区优质资源集聚优势,推动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突破发展,推进与毗邻地区公共文化与体育服务共建共享。要构建社会保障协同机制,持续推进与成渝地区在就业创业服务、门诊医疗直接结算、养老失业保险无障碍转移接续、户籍管理服务、住房公积金转移接续和异地贷款等方面合作共建。要深化社会治理协作联动,加强毗邻交界地区城镇管理联动,探索多领域联动合作机制;做好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一体推进城乡基层治理与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建设,不断提升治理效能。

统筹推进深化改革、开放合作和科技创新,有利于巴中在更深层次、更高范围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增强老区振兴发展动能。深化改革方面,重点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资源开发、金融体制、政务服务、农业农村改革,统筹推进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改革。开放合作方面,以产业融合、招商引资、贸易互通、人文交流为重点,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区和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合作,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和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建设,构建多层次开放合作格局。创新发展方面,重点是培育科技创新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创新主体倍增行动,推广应用科技创新券,大力引进科技型、专业型人才,不断增强创新能力。

第四,关于组织保障与工作合力。《决定》强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建立高效的组织体系、活跃的市场主体体系、广泛的社会参与体系,为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加强组织领导方面,重点是强化市委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领导小组统筹谋划和议事协调职能,建立健全对接协调机制,跟进衔接国家规划纲要和国、省“十四五”规划、重大专项规划,及时推动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在巴中落地落实。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方面,重点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发展的政策举措,健全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机制,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重点项目建设运营,支持市属国有企业在各领域发挥更大作用。凝聚各方力量方面,重点是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各级人大、政协组织重要作用和群团组织、行业组织、商(协)会桥梁纽带作用,用好统一战线优势,激发公众参与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生动局面。

讨论修改和审议通过《决定》稿,是这次全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部署,聚焦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点任务,深入讨论、集思广益,共同把《决定》审议好、修改好。